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医学院校,也是全国最早开办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的院校之一。学校1940年设置公共卫生教研室,1953年起招收公共卫生专业本科生,1988年设立预防医学系,1995年预防医学系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蝉联A+等级,连续5年位列“软科中国最好学科”第一名,2022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为国家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4年学院党委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流行病社会医学党支部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设有12个学系、8个中心和2个平台:包括流行病学系、生物统计学系、职业医学与环境卫生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卫生毒理学系、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学系、卫生信息学系、健康管理学系、微生物与感染学系、精神卫生学系,预防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与人类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部省共建肿瘤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南医大卫生检测中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咨询服务与研究中心、出生队列研究中心、全球健康中心、公共卫生教学研究中心、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疫苗研发创新平台及科研共享平台。
现有教职员工260人(含聘用人员74人),专任教师13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3人;博士生导师43人,硕士生导师43人。拥有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含工作站),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2人次,全国优秀博士后1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江苏特聘教授15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35人次(含一层次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江苏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1人,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20个国家级/部省级优秀教师团队。
引领全国公共卫生改革方向,构建“新医科”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牵头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101计划”。获批预防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高层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创新培养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主编国家首套医学数字教材,国内首倡公共卫生PBL教学,创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在“挑战杯”“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
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江苏省优势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江苏省重点学科“卫生毒理学”和“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5‰。建有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疫苗研发创新平台、环境与人类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现代毒理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肿瘤个体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恶性肿瘤生物标志物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研究创新平台。重大慢性病和生殖健康两大主题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近五年来,获批纵向科研项目近300项,经费近3亿元。
设有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生物统计学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向覆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所有二级学科。各类在校生2218余人,其中本科生953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087人,国际学术型研究生38人,国际MPH 26人,非全日制MPH 114人,已形成预防医学为主,相关专业协同发展的多专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以及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发起成立“国际医学教育联盟”,推动国际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依托环境与人类健康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南京医科大学全球健康中心,牵头成立“亚洲砷与健康研究联盟”、“一带一路”健康促进联盟,在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建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海外基地和全球健康分中心。
立足国内、放眼国际,服务国家战略,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教学科研跨越发展的同时,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形成了“强基础学科融合,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特色优势。
(2024年11月更新)